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三国之刘备复汉 > 第271章 郝伯道弃暗投明,苏文师驻守河关

第271章 郝伯道弃暗投明,苏文师驻守河关

    第271章郝伯道弃暗投明,苏文师驻守河关</p>

    上文书讲到,郝昭郝伯道半夜进入牢房,来见侯成。</p>

    看到这个数年未见过的世侄,侯成很清楚的猜到了他的来意。正如同郝昭已经猜到了他的来意一般。</p>

    听到侯成开门见山的直白,郝昭不由得看了看身后几名亲卫,一脸苦笑的说道:“叔父当真以为小侄在这里有多大的权力呀!”</p>

    “难道不是吗?”侯成反问道。毕竟,他看到那苏则见到郝昭也是一副十分客气的样子。</p>

    郝昭摇摇头说道:“不敢欺瞒叔父,那苏则那是曹丞相近前的亲近,原本就是这里的守将。司马懿唯恐高干到此,交战不成,挥兵直接攻城,这才将小侄派遣过来。而城中的兵马调动,依然还是在苏则的手中呀!”</p>

    听他这样说,侯成脸色渐冷。</p>

    看到侯成脸色的变化,郝昭说道:“叔父,莫非你此番前来……?”</p>

    “你身边都是亲卫,想必是已经猜到为叔前来的意图了!”侯成白了一眼郝昭,站起身走到他近前,“曹贼弑君欺后,天下人无不唾骂!汝在此替他驻守门户,难道不怕背上骂名不成?”</p>

    “这……?”郝昭迟疑的看了看侯成,问道,“以叔父之能,在朝廷可当重用耶?”</p>

    侯成宛然一笑,说道:“贤侄,朝廷人才广济,强将如云。以为叔之能,跟随天子南征北战,亦是只能官拜奋骑将军而已。”</p>

    “也罢。叔父且听小侄一言。”郝昭挥手让几名亲卫出去,然后对侯成说道,“小侄自知,汝主圣明。小侄早有归顺之心,只待叔父引荐而已!只是今日,小侄不便将叔父接回家中呀!”</p>

    侯成不解地看着他,问道:“莫非贤侄另有安排?”</p>

    “城中兵马大部分在苏则手中,所以,要想一个万全之策方可动手!”郝昭说道。</p>
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人心都是不稳定的。</p>

    如果谈到忠诚,真正忠诚的又有哪几个呢?</p>

    身边的诸臣之中,曹操最器重、最仰仗的人便是荀彧。荀彧虽然对曹操马首是瞻,可是尊崇的还是汉室王朝。</p>

    程昱弑君,被曹操说成了天子死于刘备之手。而曹操又立了伏皇后之子,使荀彧依旧埋在鼓里。</p>

    便是欺瞒,荀彧又怎会得不到一丝消息呢?</p>

    得到消息,荀彧又能怎么样?他自讨忠君忠国,眼下又是献帝之子即位,依然沿袭的是汉室朝廷。</p>

    这样的人,你又能说他什么呢?</p>

    而其他人则都是枭雄爪牙之辈。如程昱、荀彧的侄子荀攸等人,他们看中的是曹操的枭雄之心。如韩遂等人,他们依附的是曹操掌中的玉玺凭证。</p>

    刘备便是称帝又如何?出身不好!有没有凭证!</p>

    这些人之外,还有一批人。</p>

    他们都听说了程昱弑君之事,但是在曹操所立的政府之中,还贪恋着那些权势或者受某些权势所限,不得不在曹操麾下供事。</p>

    郝昭便是这些人中的一员。</p>
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谈不上那个是忠臣,哪个是奸臣!</p>

    只要能够安居乐业,百姓们似乎对谁来当天子,根本就没有什么意见!但是,那些已经在政治舞台上崭露头角的人来说,他们却需要有所选择。</p>

    所以,有一部分人总是得陇望蜀。</p>

    恰恰,郝昭便也是这种人。</p>

    在这个年代,一个人不懂得分析形势,不懂得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,往往会成为罪人。董卓初灭时,大学者蔡邕便是如此,遭到王允的责惩;投奔刘备的吕布,亦是如此,死于白门楼下……</p>

    更多的能人志士,却都懂得低调行事,喜怒不形于色,得于在各种人物之间穿梭。他们受到了各个势力的推崇,得到各个势力的招引。</p>

    郝昭又恰恰算的上是这种人里面的一个。</p>

    其实,在看到侯成之后,他便在心中早有打算了!</p>

    即使没有父亲那番说教,他也会救侯成等人。只是,他需要侯成明确态度。</p>

    对,他要的就是侯成带来的信息——他能够融入刘备阵营的信息。</p>

    他有能力,所以他需要出人头地。</p>

    在箕关内,郝昭能够调动的兵马不会超过三千!</p>

    而,这三千兵马还是在苏则不知情的情况下,才能调动!一旦苏则得知情况,出面制止的话,恐怕只会剩下不足千人了!</p>

    所以,郝昭十分谨慎。</p>

    他麾下只有千余人的亲兵卫队,这些人是绝对服从他的命令。</p>

    若是这次安排出现一丝纰漏,他郝昭便会沦落到无葬之地。所以,他很谨慎。</p>

    他并没有直接救出侯成等人,而是从侯成那里得到了一件信物。</p>

    然后,他便大摇大摆的离开了牢狱。</p>

    他离开之后,那牢头立刻吩咐人赶到苏则的府中,向苏则禀报。</p>

    正在这个时候,郝昭来见苏则。</p>

    “文师兄,今日那十余人到底什么来头?回到家中,我向父亲说了这件事。父亲让我再次询问。依照父亲的方法,我又单独对他们进行了询问。没有和您打招呼,还望见谅!”郝昭一副为了公事的样子。</p>

    本来还想怀疑他,苏则见他如此,却又挑不出什么毛病,偷眼瞅了瞅躲在屏风后面的牢头,嘻哈一笑,说道:“哪里哪里!汝亦是为了守关,某岂能怪罪?!”</p>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昭便放心了。”郝昭不失时机的接言说道,“兄台,愚弟有句话不知当说不当说!?”</p>

    “欧?贤弟请讲。”</p>

    “城中往来客商皆被我等擒拿入狱,是否有些不好呀?要不,我们便毕城关门,不让外人进来如何?”</p>

    听郝昭这么一讲,苏则低头沉思片刻,说道:“此事事关重大,待某好生寻思寻思。”</p>

    “既然如此,昭便告辞了。”</p>

    郝昭一面说着,一面起身告辞。</p>

    ……</p>

    回到府中,郝昭将这番经过向父亲禀报一番。</p>

    郝放得知老友还在牢中,便有些担心的问道:“儿呀,你真的有把握引兵入城?”</p>

    “父亲,如今我手下有亲兵千人,皆乃旧部。而苏则派给我的那两千人,名曰纳入我的管辖,实际上却是监视我等。”郝昭一提起此事,便是一副怒火燃烧的模样,咬牙切齿的说道,“他以为我真的那么好欺不成?早在接手之后,我便策反了底下所有的屯长以下的士兵。只要我将那几名军司马斩杀,这支兵马便是我的了!”</p>

    “此事做的很好!汝打算什么时候起事?”</p>

    “今夜是我们值守。我便派人给城外高干送信,约定明日凌晨动手!明日动手之前,我便将那几名军司马斩杀。”</p>

    “好!你去准备好了!明日,我去牢中救你叔父。”</p>

    “是,父亲。”</p>

    夜间,一个黑影从城中悄然而出,直奔高干的营盘。</p>

    ……</p>

    次日,天渐渐的黑了。</p>

    郝府中,老将军郝放内罩软甲,外面穿了一件长袍,腰间勒了一条丝绦,面前五十名亲兵也都是持兵戴甲。</p>

    等到二更天,老将军翻身上马,带着这队亲兵直奔大牢。</p>

    城外数万兵马悄然袭来。</p>

    城门早已打开,吊桥已然放下。</p>

    郝昭所部两千兵马全部在城楼上,一旁还绑着三名军司马;另外千余人正在街上巡逻……</p>

    与此同时,一名士兵急匆匆奔向苏则的府邸,还不是躲避着随时经过的巡逻兵。</p>

    终于在躲过第三波巡逻兵后,他来到了苏则府前。</p>

    “什么人?”苏则府前守卫厉声问道。</p>

    “快,禀报将军。大事不好了!”来人气喘吁吁的说道。</p>

    守卫问道:“什么事情?说清楚。”</p>

    “郝昭投敌,已经献城!”</p>

    “什么?速速随我觐见将军。’”闻听此言,守卫大惊,急忙带着来人去见苏则。</p>

    “什么?郝昭果然是心存祸端,怪不得当初仲德大人叮嘱我要小心他呢!”苏则眉头紧皱,旋即冷静下来,问道,“敌人可否进城?”</p>

    “郝昭登上上城楼便擒拿了三名司马,我看事不好,便偷偷跑过来给将军送信了!”</p>

    苏则蓦然回头问道:“你到这里用了多长时间?”</p>

    “约莫半个时辰!城中都是巡逻兵。”</p>

    “好了!吩咐众人,立刻随我出城!”苏则立刻吩咐身边的副将,“汝速速前往军营,带所有士兵火速出城,撤往渡口。”</p>

    苏则果然是拿得起,放得下!</p>

    算一算时间,半个时辰说长不长说短不短,却是足以使高干兵马进城。遭此变故,城中士兵的士气非常低落,又怎是新入城士气高涨的高干士兵的对手呢?</p>

    现在,苏则担心的是军营那些士兵还能否及时带出去!?</p>

    若是能够带出去,便是丢了箕关,还有渡口可以把守!那也不算是留了洛阳的门户。不然,自己便算是百罪末渎了。</p>

    丢下军营中的三万兵马不说,他府中这些兵马尚有四五千,渡口有驻兵五千。而渡口城防坚固,不亚于箕关,却是比箕关小了很多,防守起来也要容易很多。</p>

    他吩咐也不等副将回来,直接带着麾下五千兵马离城而去。</p>

    来到城外,苏则回头看了看箕关,冷冷的说道:“郝昭,我会回来的!”</p>

    ……</p></p>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他们越反对,越是说明我做对了 投喂病弱男配 繁衍计划 官场政道 都市古仙医叶不凡 赘婿复仇,麒麟上身,我无敌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