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

字:
关灯 护眼
笔趣阁 > 金句制造机,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> 第221章 浮生若梦

第221章 浮生若梦

    “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,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

    各位亲爱的听众朋友们晚上好,我是今夜的主持人顾知书。

    时光匆匆,不知不觉间,从第一期《深夜巷话》开始,我已经在这个小小的播音室里,和大家度过了整整半年的时光。

    回想起来,恍若隔世,能得到这么多的喜爱,也让我受宠若惊。

    真是应了李白写的这句话——

    浮生若梦!

    开场的那句话,出自李白的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》。

    大概意思是,天地是万物的客舍,光阴是古往今来的过客。

    死生的差异,就好像梦与醒的不同,纷纭变换,不可究诘,得到的欢乐,又能有多少呢?

    当然,也可以更简单地理解为——

    天地广大,光阴易逝,人生短暂,欢乐甚少。

    在短暂的人生中,人赤条条来到世上,就如同天地间的一缕蜉蝣,渺小得不值一提。

    但若能找到三五好友知己,春夜聚会,开怀痛饮,倒也不白白来这世上一遭。

    而我的欢乐,就是有幸坐在这里,主持电台节目,收获这么多听众朋友的喜爱、支持、鼓励,足矣!”

    顾知书的开场白让无数心情雀跃的听众,一下子就变得沉寂了下来。

    幸运吗?

    只怕所有第一时间或者后来收看了《诗歌传百家》最后一期节目的粉丝,都不会有这种感觉吧?

    一个本该前途无限光明的年轻主持人,遭受打压,被降级下放到不能露脸的广播电台。

    放在娱乐圈,这就是妥妥的雪藏了。

    有几个人在初入职场的时候,面对这种明里暗里的倾轧打压,能够扛过来?

    就算没有怒而离职,只怕也再无出头之日,慢慢变成一个体制内混吃等死的老油条了。

    但顾知书却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赋,硬是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,并且一骑绝尘,直上云霄。

    如今整个宁城,都以他为名片,宁城电视台更是恨不得把他供奉在神龛上,求爷爷求奶奶让他千万不要生出下海的心思。

    可以说,如今宁城电视台的半边天,都是顾知书一手撑起来的。

    从一个小小的播音室,影响力扩展到宁城的文旅、餐饮、住宿、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。

    深夜宇宙,不愧是被冠以“宇宙”之名!

    但对当年的那些风波,那些足以扼杀一个年轻人前途命运的挫折,却被如今的顾知书,轻飘飘用“幸运”两个字就带过。

    让收听节目的众多深夜宇宙铁粉们,内心是百感交集。

    又是悲伤难过,又是骄傲自豪。

    充分演绎了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!

    从而对李白的这句话,有了更栩栩如生的了解。

    夫天地者,万物之逆旅也,光阴者,百代之过客也。而浮生若梦,为欢几何?

    能写出这种文字的,真他娘是个天才!

    以后发朋友圈装深沉深邃,又多了一个标准模板……

    “唐长安元年(公元701)年,一个叫李客的商人,也许是为了躲避债务,逃回了蜀地。

    据说此人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开国君王李暠的后裔,这位李暠可是厉害人物,就连李唐王室也称他为本家先祖。

    但可以肯定的是,无论这血脉关系是真是假,到了李客这一脉,早已经是几代平民的身份了。

    甚至还有传闻,这位李客的祖父辈,还很可能是被判了很重的罪行,被流放到了关外西突厥领地,直到长安元年才潜逃回来。

    没错,这位李客就是我们今夜故事主角李白的父亲。

    因此,诗仙李白的出身,和很多我们熟知的深夜宇宙系列人物不同,他并没有显赫背景,也没有通天人脉。

    他就是一个普通的商贾子弟。

    不过,说普通也不太准确,因为李白的父亲李客,拥有一大笔来历不明的巨额财富。

    历史上关于李家的财富来源,没有明确记载,但李客有钱,很有钱却是公认的观点。

    他在青莲山上建造了宅院,可以理解为一座气势恢弘的别墅群,并起名为。

    李白就是在这座青莲山上的陇西院出生。

    李白后来自述过自己的童年,说他五岁诵六甲,十岁观百家,十五观奇书,作赋凌相如。

    司马相如是汉赋四大家之一,有、的称号,一个十五岁少年说自己写赋写得比司马相如还好,通常是在吹牛逼了。

    但说这话的人是李白,我们就不得不深思熟虑之后,得出一个有点恐怖的结论——

    他说的很可能是真的!

    且不去管这句李白自述的言辞里,有无夸大虚假的成分,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,李白从小就读书很多,知识面广阔。

    经史子集,诗书礼乐,楚辞庄子,甚至是道家的奇门遁甲,他都均有涉猎。

    或许是真因为他读书涉猎太多,所以李白的诗难学,就难学在这里。

    他的思想太天马行空,他的文字太羚羊挂角了。

    有一次,他进深山寻仙问道,写下了《访戴天山道士不遇》

    犬吠水声中,桃花带露浓。

    树深时见鹿,溪午不闻钟。

    野竹分青霭,飞泉挂碧峰。

    无人知所去,愁倚两三松。

    全诗没有一句说‘不遇’,却仿佛字字都在述说着‘不遇’。

    这是他二十岁前写下的诗,纯用白描,平易自然,景美情深,已经展露出他在写诗一道上的天赋异禀。

    充溢着年轻诗人的朝气与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。

    如果他像王维、杜甫那样,拥有一个不俗的门第出身,那这段童年及少年时期的读书经历,会为他进士及第,考取功名,打下良好的基础。

    然而,可惜的是,我们说过,他是犯官之后,商贾之家,这两重身份的叠加,注定了他这辈子都和科举无缘了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就等同于今天的政审不通过,考公务员是想都别想。

    要是个不学无术的浪荡游侠,管你那么多,不考就不考呗。

    可偏偏李白却是个博览群书的才子,海纳百川,胸中酝酿了一股青云之志。

    以自己的才学见识,不去当官,岂不是如同明珠蒙尘,锦衣夜行?

    于是这个犯官之后,商贾子弟,却是从小立下了要走仕途这条道路的人生目标。

    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。

    牛人总是不信命的,他们只相信自己的努力和拼搏。

    这是所有成功人士所拥有的优良品质,却也是李白人生悲剧的底层色彩。

    选择了走上这条路,就注定了前途会布满荆棘……”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内容有问题?点击>>>邮件反馈
热门推荐
万相之王 乡村女教师 秦青的幸福生活 恨姐症 乡野情事 老张的春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