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秦。
扶苏眼睛瞪大,感觉呼吸困难。
他心中最伟大的圣贤形象完全崩塌了。
“姬昌竟然真的造反了。”
“他为了能够活下去,真的跟博主一样,进行了博弈,之后选择了最优解,造反?”
“世界太疯狂了。”
是的,太疯狂了,姬昌竟然直接造反了,选择了自损实力,选择了一条在所有人眼中最不应该选择的路。
一旁,赢阴嫚激动唇角勾起,她赢了,她赢了。
果然,还是要相信专业的。
你不专门研究历史,你怎么可能知道,帝乙二年,周人已经造反了呢?
周人都直接造反了,那么后面那些牵强附会的解说,岂不是全是错的。
胡亥眼睛发亮,博主太牛了,你竟然预判了姬昌的预判。
大唐。
李承乾眼神冰冷,死死的盯着魏征。
“这就是老师说的史书上没有记载?”
“你就是这么愚弄君主的?”
李承乾一伸手,直接揪住了魏征的衣领。
“你告诉孤,《竹书纪年》你是否看过?”
魏征脸色涨红,吭哧了半天,最终无奈的点头。
竹书纪年,当然看过啊!
而且,还是最精华的原始版本。
“太子,《竹书纪年》是伪书啊,不能信!”
“哈哈哈,写了你们这些儒家圣贤不好的书,就成了伪书?写你们如何愚弄君王百姓的书,就是好书,你们可真行。”
李承乾直接一拳轰在了魏征的眼睛上,打的魏征惨叫一声。
房玄龄等人大怒,斥责道:“哪有弟子打老师的,太子,你竟然不尊师长。”
李承乾哼道:“师长,你们也配?你见过师长坑害学生的?你见过师长给学生教导错误知识的?而且,老子还给你们付了钱的,教过束脩,你们吃的我的俸禄,却要合起伙来欺瞒我,还有脸给我说师长,啊呸,不要脸!”
李承乾一口浓痰就吐在了房玄龄的脸上。
房玄龄气的直翻白眼。
旁边,李世民开心的大笑,对,就该这么治他们。
你们吃的是我们老李家的米,却要给世家当喉舌,还给我们教错误的知识,不骂你们骂谁?你们是活该。
南宋,
赵构眼神闪烁,果然,这帮人在愚弄君王百姓,史书上有的东西,竟然在儒家史书上删光了。
这时候,秦桧怒吼:“假的,这什么《今本竹书纪年》一定是假的。”
“你怎么知道?”岳飞问。
秦桧脱口而出:“因为真本已经被我们给毁了。”
岳飞倒吸一口凉气,焚书改史,还得看你们啊!
竟然还能说出来。
不要脸!
他觉得自己已经高估这些人的面皮,可现在看来,人家还可以更没有底线。
秦桧等人却不觉得,反正真迹都被毁灭了,流传下来的都是假的,至于真的上面写的什么,我们不告诉你们。
岳飞等武将也无语了,这帮文臣不要脸的时候,真就是比婊子还难缠。
而此刻。
有的人也在质疑。
(不会吧,不会吧,有人竟然拿《竹书纪年》说事,不知道这是假的吗?)
(《竹书纪年》是伪书,不可信的。)
(博主,到底怎么回事?)
陈勇看着这些弹幕,只觉得一阵好笑,《竹书纪年》是伪书,这是多么外行才说出的话。
他也不耽搁,必须要一波科普了。
(博主,我必须给你一个大写的服字!)
(真是摧毁三观啊。)
(之前听博主分析,用博弈论给我说,姬昌会选择造反,我以为博主在脑补,结果,这特么的是历史事实!)
(博主给你说的是历史事件,考古出来的历史真相,有人就给你讲历史小作文,全是自己脑补,一点证据都没有,难崩,最关键的是,逻辑混乱的一塌糊涂。
(而博主给你讲了,如何用博弈论推测姬昌造反的动机和目的。)
(也就是说,姬昌是真的要自损实力,才能在夹缝中就得生存。)
(兵行险招啊!)
(这些人的脑子到底这么长的,姬昌这个时候也才是个小学生吧,他就能想到了这么反三观的计策。)
(事实证明,我们真的不能跟古人比智慧,因为我们是靠科技,古人不能靠科技,只能靠脑子来变异。)
大周,
召公,毕公哈哈大笑。
“我姬周人才辈出,看看,谁便一个人,都是智力天花板级别的。”
“姬周当时处境多危险,但,周文王他却反其道而行之,直接造反,完成了一次史诗级的化险为夷。”
就问谁能想到造反才是生存之道?
姜子牙很郁闷。
是啊,姬周也太妖孽了。
周天子出了那么多妖孽,姬昌竟然也是个妖孽。
也许只有这样代代妖孽,才能积累出了一个大周来。
后世王朝说不得也会出现这种代代妖孽的情况。
比如,嬴秦!
大明,
崇祯太委屈了。
为什么姬昌才12岁,就能想到如此可怕的计策。
而他,都这么大了,连史书真假都判断不了。
“加油,你一定行的!朱由检。”
“接下来,肯定是就是姬周实力大损,失去了威胁,然后就一边投靠犬戎,一边跟商王联姻,两头通吃。”
“对的,一定是这样!”
崇祯刷刷刷的写下自己的策略。
殷商,殷都。
刚刚即位的帝乙愤怒不已。
“姬昌小儿,竟然敢造反!”
“来人,撤销跟姬周的联姻,把孤的妹妹给孤接回来!”
“姬昌他不配当孤的妹夫。”
(我去,我又又又被骗了。)
(帝乙归妹原来是这回事。)
(我就觉得奇怪,商王不死姓子吗?怎么姬昌的老婆姓姒。)
(原来这场联姻被强行中断了。)
(史书上吹帝乙归妹,就是为了掩饰姬昌在帝乙时期造反的事实吧。)
(有人给我说,姒姓是子姓的小宗,现在想想,太可笑了,姒姓的祖宗听到,估计棺材板都压不住了。)
(所以说,解释不通,全员降智。)
北宋,
一些文人目瞪口呆。
“这既是帝乙归妹?”
“帝乙没有把妹妹嫁给姬昌?”
“归妹,归的是殷商吧。”
他们不得不感慨文字的博大精深。
殷商的历史,有多少是真的,多少是假的呢?
大明,
崇祯盯着自己刚写好的策略,痛苦的抹了一把脸,该死的,他把帝乙归妹都理解错了。
顺手,他把宣纸揉成了团,丢入了废纸框中。
他感觉这些人玩的阴谋诡计,自己真的跟不上节奏。
崇祯托着下巴,郁闷的盯着天幕,接下来,帝乙怎么对付姬周呢?
求催更,求支持啊,大家都点一点免费的为爱发电啊,明天盘点帝乙,带给你们更炸裂的考古新成果。